作為全球第二大氧化鋁生產商和第三大電解鋁生產商,中國鋁業公司提出“勇做中央企業節能減排先鋒”,大力開展節能降耗、資源綜合利用和減少污染物排放等活動,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調整結構 提高節能減排水平
中國鋁業公司領導認為,要維持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創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必須調整公司內部結構。為此,他們推出3項主要舉措: 首先,淘汰落后產能。電解鋁行業的高污染、高排放歷來為人所詬病?;诖?,公司決定關閉污染嚴重的自焙槽,推廣大型預焙槽并對少數成員企業的落后設備進行更新改造。這一措施使公司電解鋁生產能耗大幅下降,對大氣污染嚴重的氟化物排放也由原來的20公斤/噸鋁降到了1公斤/噸以下。 其二,調整產品結構。公司不斷加大高附加值的氧化鋁生產力度,并著力推進以低能耗的選礦拜耳法技術、強化燒結法以及后增濃溶出技術產業化為重點的工藝結構調整。2007年,中鋁公司以選礦拜耳法技術生產的氧化鋁在氧化鋁總產量中占69.2%,比2001年公司成立時提高了18.1%。此外,公司高起點建設再生鋁生產線,比同等規模的原鋁生產廠節電28億千瓦時,目前青島20萬噸再生鋁項目一期工程已經投產。公司直接用鋁液加工生產鋁合金,每年可減少電耗1.5億千瓦時,減少金屬鋁損失約1萬噸,價值2.5億元,實現了產品的循環利用。 其三,優化資源結構。公司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全球范圍內尋求資源的優化配置。公司投資8.6億美元收購秘魯銅業,該銅礦為可開采的世界第九大銅礦;公司與美國鋁業公司聯手,大手筆收購國際礦業巨頭力拓英國公司12%的股權,成為力拓的第一大股東。這些海外資源開發項目,對打破國際礦業巨頭對礦業資源的壟斷,節約能源、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科技創新 增強節能減排動力
科技在節能減排中起著支撐作用,中國鋁業公司在科技上舍得投入。從2001年公司成立至今,中國鋁業公司累計投入研發經費68億元,實施了大批以節能減排為主的科研項目,形成了從鋁土礦開采、氧化鋁制取、電解鋁冶煉,到鋁深加工和工業廢水、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等整套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產工藝技術。 我國鋁土礦資源80%為一水硬鋁石型,這種礦的特點是礦石品位不高,開采難度較大,使得我國氧化鋁生產能耗一直居高不下。不久前,中國鋁業公司自主研發了選礦拜耳法技術,為一水硬鋁石型鋁土礦找到一條技術可靠、經濟合理的新型工藝。這種技術與傳統的生產工藝相比,可節約鋁礦建設投資近20%、生產成本近10%,還可減少近50%的生產能耗,可延長礦山服務年限10年至15年。目前,選礦拜耳法技術已形成年產60萬噸氧化鋁的生產能力,成為“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 前不久,由中鋁公司自主研發的預焙鋁電解槽“三度尋優”控制技術獲得成功,這項新技術與傳統控制技術相比,實現了電解生產技術上質的飛躍,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生產1噸鋁可節電250千瓦時,不僅大幅降低能耗,還大幅降低對大氣臭氧層有破壞作用的碳氟化合物氣體排放,對我國電解鋁行業節能減排有著重要作用。 借科技之力促進節約能源,用創新之舉推動減排,中鋁公司嘗到了科技的甜頭: 推廣強化燒結法生產氧化鋁新工藝,可降低能耗41.7%;推廣石灰拜耳法生產氧化鋁技術,可降低能耗40%。僅這兩項新技術的應用,公司一年可降低能耗50萬噸標準煤; 通過推廣應用氧化鋁生產過程中回收金屬鎵的技術,中鋁公司已從氧化鋁生產過程中回收金屬鎵144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金屬鎵供應商; 通過技術革新增加工業產出率,中鋁公司每年可增產12萬噸礦石,減少洗礦用水100多萬立方米,確保鋁土礦回采率在95%以上,在氧化鋁產量不變的情況下每年可減少2萬噸鋁土礦用量。 通過推廣應用強化電流技術、陽極底部開槽技術和電解鋁鑄造免打渣等12項技術,中鋁公司初步建立了一整套大型鋁電解槽運行和管理的方法。2007年公司所屬電解鋁企業節電12.25億千瓦時,少用石油焦近2萬噸,減少氟化鹽消耗1.5萬噸以上,每年減少電解槽大修400臺以上,由此減少1萬噸含氟固體廢棄物排放。在取得巨大環境效益的同時,每年為公司降低10億元成本。
細化管理 擴大節能減排空間
|